美國通過“稀土法案”意欲何為?
2020年05月19日 8:40 1153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作者: 邱林
近期,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國一些政客又拿中國稀土說事兒。
為減少并終止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美國參議員克魯茲提出了一項新議案,企圖通過稅收優(yōu)惠、政府資助等鼓勵手段,在美國建立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物資源的供應鏈。這項法案是自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美國用以推動供應鏈轉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對國防至關重要的行業(yè),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回美國。
2019年7月,美國參議員盧比奧也曾提出一個有關稀土的法案,企圖通過立法成立一個不受美國《反壟斷法》束縛的“稀土壟斷聯盟”,以抗衡中國。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占據統(tǒng)治地位。美國國會服務處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的71%,是當年美國最大的稀土供應國。
克魯茲和盧比奧針對中國稀土說事,似乎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并不新鮮。近十年來,美國也進行了各種努力。而且美國自身也是稀土儲備大國,也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但是,十年過去了,美國想培育稀土產業(yè),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收效甚微。
當美國人想盡了一切辦法之后,卻突然發(fā)現,稀土從開采到提煉的整個產業(yè)鏈早已經和中國融合。離開中國的稀土產業(yè)鏈,離開中國的幫助,美國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所有努力,到最后都只能是瞎費功夫。
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認為,在稀土產品方面,世界目前不太可能避開對中國的依賴。丹麥奧爾堡大學專家安德森說:“將稀土礦藏提煉并轉化成商業(yè)產品方面,中國公司被認為是這一復雜技術領域的領導者,中國是最大的市場。因此,很難想象將中國技術完全排除在外的一個工程會取得成功。”
一段時期,美國全世界尋找稀土供應商和替代品,如今卻不得不將目光轉回國內,這表明美國妄圖打造全球“稀土聯盟”并不成功,因為這樣的聯盟只是一個“政治聯盟”,而且受到資源、技術等眾多因素的制約。即使建成,也是十多年后的事,遠水解不了近渴。
也難怪美國人會痛心疾首。如果中國減少或停止出口稀土的能力,將對美國制造業(yè)及其整體經濟帶來嚴重后果。10多年前,美國國防部的規(guī)劃人員開始設想下一輪出人意料的超級武器,它最終被稱為“第3次抵消戰(zhàn)略”。
美國的致命弱點將是自己未能從國內獲取稀土元素,卻在稀土資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F在,美國政界人士如此重視戰(zhàn)略資源的自主問題,這一方面當然有國際形勢發(fā)生變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安全戰(zhàn)略的變化。
雖然美國想要重振稀土,但卻在中美如此重要的方向上選擇了對立,勢必導致稀土資源和注意力的嚴重分散。既然美國不計后果地挑起事端,我國也可以“亮劍”,捍衛(wèi)稀土產業(yè)自身合法權益。我國稀土的影響力遠不止于原材料這么簡單,從加工到生產使用稀土材料的零部件在內的各個領域,現在都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