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鎂是綠色材料 具有眾多應用價值
2017年09月12日 8:53 509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鎂資訊
“2017中國500強企業(yè)高峰論壇”于9月9日~1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會議的主題為“創(chuàng)新敢為擔當 做優(yōu)做強做大”,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以“綠色之鎂、稀土栽培”為題發(fā)表了演講。
鎂為什么是綠色的?丁文江表示,“綠色”有兩個指標,一是提煉每噸新的金屬和回收每噸金屬能源之比、消耗越低越綠色。“回收1噸鎂的能耗大約是提煉1噸鎂的5%左右,如果是鋁回收大概是7%到9%,鋼有20%。從這個角度來說,從回收的能源之比來講,鎂是綠色的。
“二是看材料是不是可持續(xù)利用。鋼、鐵按全世界的消耗速度,全世界還有70年就沒有了,鋁還有220年,只有鎂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而所謂“稀土栽培”,丁文江表示,鎂在生活中用的比較少,因為鎂有一些缺點,比如,強度、變形能力、耐腐蝕的劣勢。怎么來突破這樣一個瓶頸?丁文江表示,可以用稀土來改善。
丁文江說:“我做鎂做了32年,很慚愧,到現在鎂還沒有真正走向世界,沒有真正得到中國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的應用。但不管怎樣,32年也有一些進步。”
具體有哪些進步呢?丁文江介紹,第一是對鎂有了一系列的研究進展。第二是工藝技術有了一系列的突破。第三是在一些關鍵重要部件的應用有所拓展。第四是發(fā)展了鎂的一系列功能材料。
丁文江強調:“做鎂合金材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研究材料一定要物盡其性,不要去勉強,一定要盡它的性。比如鎂,不能光是輕量化,還要有內涵,包括能源材料、光學材料、生物材料包括聲學材料。從材料成型來講,一定要順著它的性能,工藝要順性而為,你不能抗拒它的本性去研究。”
“第二,研究材料一定要把料做精,料一定要成材,材一定要成器,器要好用。”
“第三,回頭看。近些年來,美國、日本精塑材料的研究力量在弱化,都去搞納米材料、生物材料了,而當制造業(yè)回流的時候,他們就沒有人才了,中國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時候,金屬的功能性會越來越強。”
責任編輯: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