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123-先锋av一区二区三区-大众浴池偷拍视频一区二区-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

發(fā)改委:未來五年全國新建480萬個充電樁

2015年11月18日 9:53 9832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近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fā)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至去年底已建成3.1萬個充電樁
  充電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和分散式充電樁。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充換電站780座,交直流充電樁3.1萬個,為超過12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務。
  《指南》提出,到2020年,要優(yōu)先建設公交、出租及環(huán)衛(wèi)與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新增超過3850座公交車充換電站、2500座出租車充換電站、2450座環(huán)衛(wèi)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
  同時,推進公務與私人乘用車用戶結合居民區(qū)與單位停車位配建充電樁,新增超過430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
  在交通樞紐、大型文體設施、城市綠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等城市公共停車場所,建成超過2400座城市公共充電站與50萬個分散式公共充電樁。
  無固定車位用戶可“分時共享充電”
  《指南》提出,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yōu)先結合停車位建設充電樁。對于無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企業(yè)通過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的分時共享機制。
  各地還要明確各類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及社會公共停車場中充電設施的建設比例或預留條件要求。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
  焦點1
  居民區(qū)建280萬個充電樁
  《指南》表示,積極推進公務與私人乘用車用戶結合居民區(qū)與單位停車位配建充電樁,未來五年將新增超過430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其中,在居民區(qū),建成超過280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在公共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寫字樓、工業(yè)園區(qū)等單位內部停車場,建成超過150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以解決居民區(q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設施對社會公眾開放。
  對此,北京交通大學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欣表示,用戶專用充電樁可以理解為私人充電樁。由于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充電屬于慢充,即充電需要幾個小時,因此要建設一定數量的用戶專用充電樁,在買車方便的同時充電也方便,這會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的積極性。
  據張欣介紹,目前很多小區(qū)建設專用充電樁并不方便,很多是電動車公司協(xié)調安裝充電樁,“這不只需要聯系物業(yè)問題,有些小區(qū)還有拉電的問題”,小區(qū)中也會有些業(yè)主不理解在車位裝充電樁,因為一些小區(qū)比較狹窄,可能會占用公共資源。
  此外,在建設方面,會引導充電服務、物業(yè)服務等相關企業(yè)參與居民區(qū)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鼓勵企業(yè)統(tǒng)一開展停車位改造和直接辦理報裝接電手續(xù)。張欣表示,引入社會資本有利于市場競爭,防止壟斷,對于用戶來說是好事。
  焦點2
  京津冀將率先實現城際快充
  《指南》提出,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停車位,建設城際快充網絡,2020年底前初步覆蓋大部分主要城市,滿足電動汽車城際、省際出行需求。
  時間進程分為兩個階段,2015年之前初步形成“四縱兩橫三環(huán)”(四縱:京滬高速、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京臺高速,兩橫:青銀高速、滬蓉高速,三環(huán):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城際快充網絡,建成超過500座城市快充站。
  2020年之前形成“四縱四橫”(四縱:沈海、京滬、京臺、京港澳,四橫:青銀、連霍、滬蓉、滬昆)城際快充網絡,建成超過1000座城市快充站。
  《指南》還特別提出要率先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霧霾防治重點區(qū)域的城際快充網絡,各主要城市間實現互聯互通。
  張欣認為,建立城際快充網絡,可以讓電動車走得更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目前的電動車行駛里程一般在200公里,如果開空調或遇到堵車,就只有一百多公里,像現在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往來更加密切,但很多車主不敢走遠,擔心去天津的路上沒有充電樁。
  張欣表示,城際快充網絡由于基本屬于集中建設規(guī)劃,建設點與電網離得較近,用地限制也比較小,會更加節(jié)約投入的成本。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