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印尼加強鋁、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
2015年04月08日 10:55 4800次瀏覽 來源: 金融之家 分類: 重點新聞
印度尼西亞希望從中國那里獲得60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和融資,這為該國總統(tǒng)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的計劃拉開了序幕,他希望印度尼西亞與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之間的經濟關系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印尼投資統(tǒng)籌機構主任弗蘭基·西巴拉(Franky Sibarani)稱,在維多多上周訪華期間,中國的多家銀行和國有公司已經簽署了相關協(xié)議,將就總價值高達634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和融資展開討論。他并未透露這些項目或相關討論的具體時間框架,并表示在維多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見證下簽署的這些協(xié)議還只是初步協(xié)議。
作為新上任不久的印尼總統(tǒng),維多多現(xiàn)在正將賭注放在他為逾期未付的基礎設施項目籌措資金的能力上。在此以前,他在印尼國內遭遇了政治抨擊,而訪問中國和日本之旅則基本上被印尼國內媒體無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上述協(xié)議的簽署給維多多了帶來了一個的機會。但在印尼人眼中,中國總是言重于行。據印尼投資統(tǒng)籌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中國跟進其投資承諾的比例僅為7%,相比之下日本則高達62%。對印尼來說,日本是外國投資的最大來源之一。
與此同時,這還標志著維多多政府正在齊心協(xié)力地吸引中國投資,他希望當前的這些協(xié)議將可令中國在未來幾年時間里成為印尼的最大投資者。維多多政府現(xiàn)在的感覺是,中國對印尼的投資實在是太低了。
在過去五年時間里,中國大陸是印尼外國投資的第12大來源,這一排名還不如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但中國投資的“發(fā)展趨勢令人振奮”,西巴拉在周三說道。他指出,在2014年第四季度中,中國首次闖入了前四名的外國投資者名單。他還說道,印尼投資統(tǒng)籌機構將于不久以后在北京開設一個分支機構。
印尼投資統(tǒng)籌機構稱,在該國希望從中國那里獲得的634億美元投資和融資中,有大約200億美元預計將是來自于中國各大國有銀行的融資,而融資的目標則主要是印尼的國有企業(yè),也就是該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其余部分則將來自于中國國有企業(yè)的直接投資。此前,中國的國有企業(yè)已經在印尼建設了一些大型的發(fā)電廠及其他基礎設施,例如一條長達5千米的橋梁等,這是印尼國內最長的一條橋梁。西巴拉拒絕透露哪些中國國有企業(yè)將參與這項計劃。
私募投資基金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此前表示,將帶領一批中國公司在印尼建立一個工業(yè)區(qū),向鋼鐵、電力、水泥、鋁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引入總額50億美元的投資。該公司表示,相關協(xié)議目前還只是初步意向,且并未提供具體的投資時間表。
在印尼希望拿到的投資和融資中,有至少250億美元都將被引入該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包括維多多重點關注的發(fā)電以及海港和鐵路的擴建等。維多多政府稱,該國在未來五年時間里需要超過4000億美元的資金來建設基礎設施,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都將來自于私人投資。
中國的國有銀行則并未就此置評。維多多的一名顧問稱,雙方之間的談判仍處在“概念階段”。印尼內閣秘書安迪·威查延多(Andi Widjajanto)表示,該國只有一個有限的“窗口期”來說服中國和日本跟進其投資和融資計劃,尤其是有關能源基礎設施的計劃。“在未來三個月時間里,我們必須向日本和中國方面證明,財務承諾很快就會被轉換為更加真實和具體的協(xié)議及總體規(guī)劃。”
基本上來說,印尼的私人行業(yè)看好中國方面簽署的上述協(xié)議,但對中國以往在印尼投資市場上的過往記錄則抱有戒心。
“我們必須看到(投資和融資計劃得以)實現(xiàn)。”印尼工商會(Indones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的副主席克里斯.甘德(Chris Kanter)說道。“但我對此抱有更大的希望,(原因是這些協(xié)議)是在兩國首腦的見證下簽署的。”
據了解,佐科日前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雙方還簽署了有關在基礎設施建設、航空航天開發(fā)、海上搜救等方面開展合作的八項協(xié)議,其中包括有關印尼首都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速鐵路建設的備忘錄等。
在基礎設施方面,雙方同意就經濟特區(qū)等項目保持密切溝通,深入探討具體合作設想和方式。
雙方歡迎中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印尼國有企業(yè)部簽署《中印尼基礎設施與產能合作諒解備忘錄》和《中印尼雅加達―萬隆高鐵合作諒解備忘錄》。
報道說,佐科在會見了習近平后曾表示,這些諒解備忘錄是印尼與中國“全面戰(zhàn)略性”合作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會列出未來五年的行動計劃,并將這些行動計劃轉為具體合作,讓兩國都可以受益。”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