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123-先锋av一区二区三区-大众浴池偷拍视频一区二区-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

面臨虧損拐點 必和必拓上演“買賣”銅鎳游戲

2014年06月23日 11:25 9441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鎳資訊


  鐵礦石風險
  上述知情人士認為,就未來看,基于對全球金屬價格的一個基本判斷,必和必拓或會將重心放在鐵礦石、石油、天然氣等“會賺錢”的資產上,而不會再像“鋪大餅”似地在所有的礦業(yè)領域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ldquo;更會賺錢”的考慮,也能理解必和必拓放棄非核心資產的一些做法。
  “我們會將精力集中于主營的鐵礦石、銅礦、煤炭及石油等資產方面,在保證多元化的同時,還能為自由現金流帶來更強勁的增長勢頭,獲得極高的投資回報率。”必和必拓此前也明確表示過,“通過加大對四大支柱產業(yè)(鉀肥可能會成為第五大支柱)的關注力度,公司將能更快地提高生產率,提升最大業(yè)務部門的業(yè)績。”
  然而,在中國的鋼鐵圈人士看來,至少在鐵礦石市場,必和必拓的自信要“打個折扣”。
  “中國鐵礦石市場的風險在于,價格短期不會回暖。”胡艷平對記者分析,一方面,從供給端看,隨著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擴產,市場中的鐵礦石供應量不會比以前少;另一方面,在需求端,中國鋼廠盡管不會放棄對海外進口鐵礦石的依賴,但相較前幾年,對高價鐵礦石的承受力正變得越來越弱,且隨著未來轉型發(fā)展的需要,進口鐵礦石的增速只會降得越來越快。
  據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提供給記者的數據曲線圖,今年以來,除了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一波反彈之外,到6月,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價格都總體處于下行態(tài)勢。
  “現在是下游推動著上游原材料領域的價格變化。”張琳說,“可以看到,中國確實對鋼材仍有需求,比如,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潮沒有終止。但我個人認為,這不會帶來鋼材市場需求太多規(guī)模的提升,該釋放的需求,早就釋放了。同時,中國正在優(yōu)化投資結構、治理產能過剩。因此,綜合而言,鋼材市場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超速增長。這意味著,對鐵礦石的需求,也不會像以前這么多。”
  “因此,未來礦商們的日子不會像以前那樣好過。”張琳認為。
  虧損“拐點”
  不過,記者在去年6月和12月兩次與權威人士的接觸中了解到,必和必拓其實看到了中國鋼鐵行業(yè)的需求走勢,且完全了解中國鋼鐵工業(yè)協會(下稱“中鋼協”)對2014年鋼材生產量3%左右的增幅判斷值,也明白中國需求對全球所有金屬價格都形成支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他們仍將重心放在鐵礦石領域,一方面,中國鋼企離不開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優(yōu)質貨源;另一方面,價格下跌、需求減少,影響最多的還是中國國內的低品位礦山。
  今年6月初,必和必拓CEO麥安哲(Andrew Mackenzie)在中國期間曾對媒體表示,從公司經營的角度我們絕對不會對鐵礦石產量進行任何的限制。“既然我們有這個生產能力,只要價格高于成本,我們就會最大化地利用這個生產能力,滿負荷地來生產,滿足市場供應。這是我們能夠賺取更多利潤的一個基礎。”
  “最少在未來十年之內,優(yōu)質低成本鐵礦石的供應量增長會來自于現有的這些大型鐵礦石礦山。這些礦山主要是在澳大利亞和巴西。”麥安哲稱。
  咨詢機構Wood Mackenzie的觀點就是:今年鐵礦石價格急劇下滑,可能迫使中國關閉多達8000萬噸國內產能,占整體年產量的1/5以上。但反過來,更多的鐵礦關閉卻“可能有利于力拓、必和必拓和Fortescue Metals Group(FMG)。因為這些礦商在澳大利亞皮爾巴拉鐵礦帶開采,利潤率較高”。
  站在這個角度,或亦能理解相關企業(yè)沒有停止鐵礦石的擴產選擇。Jefferies預計,全球四大鐵礦石生產商出口鐵礦石“將在2014、2015年各增加1.08億噸”。
  “以前,大家的一個誤解是,必和必拓主要就是做鐵礦石、煤炭、銅等。但其實,不管發(fā)生什么危機,或效率不好,最保值的恰恰是油氣資源。”外資礦業(yè)人士曾和記者私下表示,“即使鐵礦石不行了,也不會巨量地影響到包括必和必拓在內的三大礦商。”
  不過,普華永道最新發(fā)布的全球礦業(yè)報告卻沒這么樂觀:全球40大礦企的凈利潤在過去12個月暴跌72%,下跌約200億美元,是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普華永道稱,這意味著鐵礦廠商的利潤正在由長紅滑向“虧損”,一場行業(yè)洗牌在所難免。
  事實上,除了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和英美資源集團也在拋售煤炭等非核心資產,或在為相關的資產進行減記。這與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能源界、礦業(yè)界的超級并購形成了鮮明反差。正如一些國外分析人士在2012年嘉能可與超達礦業(yè)合并案落地時所說的,由中國需求推動的礦業(yè)行業(yè)“黃金十年”,或許已然終結。

[1] [2] [3]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