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純華課題組發(fā)明“可指示易變質產品實時質量的智能標簽”獲廣泛關注
2014年04月01日 8:50 8043次瀏覽 來源: 中國稀土 分類: 新技術
2014年3月16日至20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召開了第247屆美國化學會春季大會暨博覽會。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教授課題組在會上報道了一種可指示易變質產品實時質量的智能標簽,受到了學術界、產業(yè)界、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
該智能標簽配方中含有金納米顆粒、銀源及還原劑維生素C。 反應進行過程中,生成的單質銀沉積在金納米顆粒表面,從而使標簽改變顏色。隨銀殼層厚度的增加,標簽可由最初的紅色依次變?yōu)槌壬ⅫS色、綠色、藍色甚至紫色。研究人員發(fā)展出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可精確控制該反應的動力學過程,從而用來模擬絕大多數易變質產品(如食品、飲料、藥品、疫苗、化妝品等)在出廠后 隨時間和溫度變化而變質的過程。以牛奶為例,在使用時,只需在產品出廠時將標簽貼在外包裝上,即可全程跟蹤并模擬產品變質過程,同時通過顏色變化來實時指示產品質量,例如標簽呈紅色代表產品100%新鮮,呈黃色代表新鮮度已降為50%,而綠色則代表產品已變質。該標簽呈凝膠狀,只有玉米粒大小(如圖),其物料成本約五分之一美分,并且安全無毒性,不會對食品造成污染。
該研究項目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孫聆東教授課題組,陳興研究員課題組,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王建方教授課題組合作完成。該研究的初步結果已發(fā)表(ACS Nano, 7, 4561-4568, 2013.), 并已申請了中國發(fā)明專利。近年來嚴純華、孫聆東教授課題組與王建方教授課題組已在貴金屬納米材料相關領域展開了多項合作,雙方通過聯(lián)合培養(yǎng)學生、教師互 訪、聯(lián)合召開組會等多種形式進行交流,在表面增強發(fā)光、鉑鈀雙金屬催化、光能驅動催化、可逆熒光開關、光熱治療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成果,在J. Am. Chem. Soc.、Angew.Chem. Int. Ed.、NanoLett.、ACS Nano、Adv. Mater.、Nano Today等重要學術期刊上已發(fā)表論文15篇。
本次會議論文在投出后,被美國化學會公共事務辦公室(Office ofPublic Affairs)選為特別推薦,并為之制作了相應視頻在會議期間向媒體和公眾宣傳。嚴純華院士、孫聆東教授和張超博士在參會期間接受了美國CBS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采訪,向公眾介紹該研究成果,并得到紐約時報評論員的正面點評。相關工作迄今已受到國內外二十余家媒體的報道。
該項研究的后續(xù)工作正在進行中。迄今,已有多家國外著名企業(yè)來電來函,咨詢相關成果,并商談產業(yè)化合作。
責任編輯:曉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