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123-先锋av一区二区三区-大众浴池偷拍视频一区二区-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

圓株冶集團夢綠色冶煉 推進綠色發(fā)展

2013年12月21日 8:15 7610次瀏覽 來源: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346645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國家第一批循環(huán)經濟試點企業(yè)、國家兩型建設示范試點企業(yè),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鉛鋅冶煉行業(yè)標桿企業(yè)之一,也是湖南“有色金屬之鄉(xiāng)”的標志性企業(yè)。在株冶集團采訪期間,潮濕、陳舊的老廠房與明亮而清新的新廠房所形成的強烈對比,令記者印象深刻。作為中國有色金屬鉛鋅冶煉行業(yè)的排頭兵,株冶集團所走的“綠色”冶煉之路,為眾多企業(yè)提供了一個樣板。
  “加”與“減”之間的綠色夢
  走進該集團鋅浸出廠直浸生產區(qū),映入記者眼簾的是干凈平坦的道路與淺藍色的廠房。廠房里完全聞不到任何異味,映入記者眼簾的是干凈平坦的道路與淺藍色的廠房,還有8個足有20多米高,直徑七八米的巨型罐子巍然屹立。
  “我們廠的硫化鋅精礦富氧常壓直接浸出技術是目前世界上鋅冶煉的新工藝、新技術。”技術人員指著這幾個大罐子告訴記者,“這是高、低酸富氧直接浸出槽,鋅精礦經過球磨,變得像面粉一樣細,然后在這些高大的槽罐里,利用氧氣直接酸浸獲得硫酸鋅溶液和元素硫,省掉了過去高溫焙燒的步驟。”
  直鉛生產系統是該公司循環(huán)經濟示范工程之一。在中央控制室內,通過實時監(jiān)控屏幕,可以即時獲取基夫賽特法煉鉛流程運行等情況。株冶直接煉鉛項目處理的原料主要是鉛精礦及鋅直接浸出系統產出的渣料,渣料處理能力可達到物料總處理量的40%,這相比國內其他煉鉛法,原料適應性更廣,渣料經濟與環(huán)保效益更為顯著,有助于實現鉛鋅循環(huán)冶煉。技術人員說:“我們可以控制整個項目的生產工藝條件,并通過大屏幕監(jiān)控系統來對現場各重要崗位進行實時。”
  株冶直接煉鉛項目的基夫賽特爐是世界最大、產能最高的基夫賽特爐。其爐體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反應塔、豎煙道及電熱區(qū)。因為其整個氧化及還原反應在一個爐子內完成,所以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步煉鉛。
  事實上,按照“兩型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措施,從“十一五”以來,株冶大力實施循環(huán)經濟建設工程,其中“搭配處理浸出渣富氧直接浸出煉鋅項目”已經竣工投產,”搭配處理浸出渣基夫賽特直接煉鉛項目”目前處于帶負荷試運行階段。我們預期,通過一系列工藝升級,建立鉛鋅聯合冶煉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模式,最終將實現鉛、鋅兩大系統的廢水“零排放”,廢渣零堆放,廢氣達標減量排放,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85%,鉛鋅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世界先進鉛鋅冶煉企業(yè)水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jié)能降耗減排,打造成符合“兩型社會”建設要求的鉛鋅冶煉“綠色工廠”。
  企業(yè)負責人感慨地說:“節(jié)能降耗降低了成本,減排和清潔生產則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效率,技術的先進性必將使傳統產業(yè)迎來了大發(fā)展的春天。”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株冶投入巨額資金,引進常壓富氧直接浸出工藝和KIVCET直接煉鉛工藝,已經初步構建了這種綠色聯合冶煉模式,并投入了數億元對原有的老系統進行了環(huán)境綜合治理,目前初見成效。在取得鉛鋅生產規(guī)模達到60萬噸、營業(yè)收入連續(xù)多年實現百億元以上成績的同時,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廢渣零堆放、廢氣達標減量排放目標。
  株冶的“賬本”告訴我們,實現經濟發(fā)展可持續(xù),就要把“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作為轉型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和抓手,實現在發(fā)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fā)展。今年上半年,株冶集團制定中長期規(guī)劃明確,未來株冶發(fā)展的重點是改善產業(yè)結構,兩頭布局,全面發(fā)展,著力向鉛鋅銀銦等下游深加工行業(yè)轉型發(fā)展,以ITO靶材為切入點,打造新材料產業(yè)園,形成年產60噸ITO燒結靶材生產能力和年產8萬噸超級鉛酸蓄電池生產能力。
  “搬遷不是治理,治理不是騰地方。立足清水塘園區(qū),就地升級改造,矢志將株冶打造成中國有色行業(yè)鉛鋅綠色冶煉示范版!”對此,株冶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黃忠民滿懷信心。“而且,作為全國鉛鋅冶煉龍頭企業(yè),這種示范效應必將具有極其重要的內涵。”

 

[1][2] 下一頁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