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123-先锋av一区二区三区-大众浴池偷拍视频一区二区-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

尋找“工業(yè)味精”

——廣西272地質隊稀土勘查紀實

2012年10月16日 9:40 9848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認識紅層 個個是找礦能手
  對于如此快速的工作效率,項目負責人甘業(yè)安介紹:“野外快分顯色測定相當于用我們的一雙慧眼,發(fā)現有礦‘紅層’,我們就連續(xù)作戰(zhàn),盡量多作工作,多采樣,越發(fā)現有礦就越興奮。”
  而這些“紅層”對項目部的技術人員來說,個個都是“寶”。研究生畢業(yè)的侯偉項目部解釋,“要找到風化花崗巖這個‘紅層’找礦標致,就要求我們提高野外露頭的識別能力,在技術、質量上做到標準化。”
  隨他們到頂沖附近的山上填圖,真正體驗到他們的“標準化”,就是指工作上按規(guī)范要求,精確定位、取樣、測試、收集數字……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是那樣地細致:地質點定在巖性分界處、地質界線轉折拐彎處,不同的地形地貌類型均有地質點控制,路線間距確良為200~400米,點距為100~200米;地質點在實地用紅油漆寫上點號作為標記,現場觀測記錄,實地勾繪地質界線;地質點的觀測有著仔細、全面的描述。
  在這個坡度約有60多度的山坡上,龍潛、梁朝用、王琥爬了上去,他們要在六七米的坡上采樣,并現場做了野外快分顯色測定,從杯內顯示的乳白色液體上看,侯偉說,這樣是有礦。
  當問起另一組的周博武、黃家彬、龍捷能不能大致認出礦層時,他們都是肯定的回答。梁朝用說,“雖然我們是剛工作不久的80后和90后,但在這個項目部里很溫和,項目負責手把手地教我們,使我們認識了‘紅層’,搞清了成礦地質條件。”
  據介紹,勘查區(qū)內構造不發(fā)育,僅在礦區(qū)西北角有一條斷裂,在礦區(qū)內延伸長約3平方公里,往西北延伸到區(qū)外。稀土礦礦體賦存于花崗巖風化殼中,礦體與風化殼的發(fā)育程度密切相關,稀土礦床的形成是由于花崗巖強烈風化后,稀土元素次生富集,礦體的稀土元素直接來自花崗巖本身。在花崗巖中,稀土元素賦存在云母及長石礦物中。當受強烈風化后,稀土元素被釋放出來,呈離子狀態(tài)遷移,沿橫向或縱向往下遷移,由于化學、物理條件的變化,這些呈離子狀態(tài)稀土元素脫離溶液,吸附于全風化帶的下部及半風化帶的上部的粘土礦物上,加上原巖中的稀土元素富集成礦床。而礦化富集規(guī)律主要體現為:礦體厚度與風化程度成正比,礦化深度大的礦體位于山背部位;稀土礦物的含量在垂直剖面上有上富下貧趨勢;稀土礦物含量與原巖巖性之間有一定關系,混合巖中富獨居石、混合花崗巖中富磷釔礦;已知礦產地有石玉中型磷釔礦砂礦床,白馬大型磷釔礦砂礦床,隆盛大型鋯英石砂礦床等。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礦床產于加里東期混合巖、混合花崗巖中,低山-丘陵地形,風化殼厚度一般大于10米,強-中等風化程度,礦層厚度一般大于8米,離子相稀土總量0.07~0.1%,由于原巖巖性變化大,礦化一般不均勻,稀土配分類型為低釔高銪或中釔高銪型。
  通過路線踏勘、少量地表露頭的剝土工程揭露以及采樣化驗,他們發(fā)現勘查區(qū)稀土礦體在平面上、剖面上分布較連續(xù),礦體厚度1~10米,表土覆蓋1~3米,稀土總量0.029%~0.18%,平均0.092%。在勘查區(qū)東南側的一處人工風化殼露頭,地表為厚約1米的紅土層,往下為全風化松散狀細粒二長花崗巖,厚度大于5米,據采樣分析結果,稀土總量0.13%。依浸取率結果,稀土元素可溶性全都在50%以上,最高達84.48%,說明大部分的稀土元素是呈陽離子吸附于粘土礦物表面。因此,礦床的成因類型為花崗巖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1] [2][3] 下一頁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