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123-先锋av一区二区三区-大众浴池偷拍视频一区二区-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

大冶發(fā)現(xiàn)我國最早冶煉工人足跡

2012年09月25日 10:5 4421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銅資訊

W020120925283537133522

圖為考古隊員在發(fā)掘東周時期古人腳印。

  一個人的足跡,到底能夠保留多長時間?
  昨天上午,大冶銅綠山出土的26個腳印,經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銅綠山考古隊考證,有2000多年的歷史。
  這是大冶市首次發(fā)現(xiàn)古人腳印,這是全國最早的冶煉工人足跡。它們印證了大冶先民在2000多年前的東周時間,就為礦產產業(yè)耕耘。

  26個東周腳印驚現(xiàn)大冶
  8月17日上午,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銅綠山考古隊隊員們像往常一樣,帶領4名民工,發(fā)掘大巖陰山山腳的古冶煉遺址。
  在一座古冶煉爐邊,幾株野草被挖起來后,底下的泥土就露了出來。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痕跡。
  “這是什么?”居民們驚奇地叫道。
  考古隊領隊、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樹祥急忙趕過來查看。
  這條痕跡距離山體表面有10多厘米深,像一截縫衣服用的細錢。
  陳樹祥急忙拿起鏟子,小心翼翼地鏟走痕跡周圍的泥土。一位民工好奇地伸出一只腳,沿著痕跡的邊緣踩住。痕跡的邊緣,竟與他腳掌的邊緣差不多。
  隨后,考古隊員們在這個“腳印”的旁邊,發(fā)掘了10平方米面積、10多厘米深的土層,發(fā)現(xiàn)了26個“腳印”。

  最大腳印有40碼
  這些痕跡就一定是人的腳印嗎?
  為了確定這一點,考古隊請來了人體學專家論證。
  其他動物的腳印,與人類的腳印不一樣。人類的腳印有其獨特之處,比如,兩頭大,中間窄。
  論證結果很快出來了,它們確實是人的腳印。
  經測量、比對,它們的大小差不多,其中最完整、最大的長24厘米,寬10厘米。
  24厘米長,也就是現(xiàn)在通常說的40碼。

  腳印為東周時期遺留
  9月初,考古隊圍繞這些腳印,展開了一場攻堅戰(zhàn)。
  他們邀請測繪專家,搬來最先進的儀器,測量這些腳印的高程。
  他們經反復勘測,發(fā)現(xiàn)這些腳印的高程,與旁邊的古冶煉爐的爐基和古工棚的腳基,在同一個水平面。
  一個巨大的問題,于是在考古隊員們的頭腦中縈繞。這些腳印,也出自東周時期嗎?
  回答是肯定的。理由之一是,今年6月啟動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第二次考古發(fā)掘,已經確定:大巖陰山腳的土層,只有兩個時期的人類活動痕跡,其中,上面一層土,是清朝咸豐年間到現(xiàn)在的,下面一層土,是2000多年前東周時期的。
  理由之二是,經過地質專家對腳印所在地的土層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層土屬于生黃土。也就是沒有經過人類改造的原始土壤。而清咸豐年間人類活動痕跡是不可能是生黃土的。
  結合多方考證,考古隊員們認為,這些腳印是東周時期的古人留下來的。

  腳印屬雨過天晴后遺存
  昨日上午,考古隊員們在大巖陰山腳發(fā)掘點,邊走邊想:為什么這些腳印出現(xiàn)在古冶煉爐的爐基和古工棚的腳基之間?
  他們根據(jù)考證結果推測:在東周時期的某一天,大巖陰山腳這片冶煉場,下起了大雨,冶匠們紛紛跑到工棚躲雨。隨后,雨停了,幾名冶匠從工棚出來,踩著潮濕的地面,走到冶煉爐前,給爐膛繼續(xù)鼓風。因為地面潮濕,他們的腳印比較深,也比較清晰。隨后,他們的腳印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干燥、堅硬。

  足跡專家將測出腳印冶匠身高
  這片腳印被考證是東周時期冶匠的足跡后,引起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委會和大冶市文物局的高度重視,也吸引了湖北省內多位考古、地質、冶煉專家關注。
  冶匠就是現(xiàn)在的冶煉工人。這片東周時期的古人足跡,印證了在2000多年前的東周時期,有冶匠在銅綠山這片沃土,為礦業(yè)步步耕耘。
  據(jù)介紹,為最大限度地恢復冶匠的模樣,考古隊已邀請全國頂尖的足跡學專家,推算留下這片足跡的冶匠的身高。

  腳印將成“遺址公園”景點
  9月初,考古隊就用編織布,把古人腳印發(fā)掘點遮蓋起來了。
  考古隊員們深知,它們出土后,如果天天經日曬夜露,會發(fā)生性狀變化。
  “市民們不要擔心,這片古人腳印會與大家見面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管委會書記、主任馮海潮說,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正在建設中,這片古人腳印將以原貌的形式就地保護,以作為公園內的一個獨特景點,與游客分享。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