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鋅業(yè):讓個性化輪崗制助班組成長
2012年02月16日 16:34 4509次瀏覽 來源: 工人日報 分類: 鉛鋅資訊
河南豫光鋅業(yè)有限公司鋅業(yè)三廠凈液工段鎘回收班憑借精心操作、渣中淘寶,成為公司級優(yōu)秀班組,班長李武也被評為公司標兵。可2月11日記者前去采訪他時,他并沒有當上標兵的喜悅,反而覺得壓力重重。這壓力主要來自車間內的輪崗制度。
輪崗制是個好制度,但李武卻認為:“如果好制度執(zhí)行不當,也會因人員的流動造成經驗的流失。”他說:“鎘回收班組是在鉛鋅濕法冶煉系統(tǒng)對凈化過程中除下的鈷、銅、鎘進回綜合回收,這三個元素相輔相成,互相制約。尤其是浸出崗位、置換崗位培養(yǎng)一個熟練的操作工需要兩到三個月。例如,鈷渣含鋅、含鈷這個臨界點就很難把握,沒有一定的生產經驗是很難做到其中的平衡。”
每年的開始,各班組的人員都有進有出。李武認為,在關鍵崗位,應當選擇責任心強的老工人來擔任,放棄一些高學歷、高職稱的學生,盡管他們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有創(chuàng)新、有思想,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們的流動性最大。在鎘回收班各崗位之間關聯(lián)性非常強,如果讓流動性大、經驗不夠的人員來進行操作,一個不小心會造成整班生產全部返工,浪費大量資源。
實際上,某些崗位更側重經驗的積累,李武提出應該讓他們班組跳出整個車間的“大輪崗”,實行鎘回收內部的個性定制的小“輪崗”,讓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當講師,以現(xiàn)場為陣地,以管理為重點,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增強班組的學習力和戰(zhàn)斗力,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李武說:“鎘回收班組是在保持系統(tǒng)生產正常指標穩(wěn)定的前提下重點提升綜合回收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提升效益。今年,他們在有側重的輪崗中建立起一個經驗豐富的‘多面手’團隊,要在班組中以骨干人員為主成立科研小組,通過做實驗、設備改造、工藝調整,把不順手的工作變得更順通,從而提升效益。”
“今年,我們要讓個性化的執(zhí)行輪崗制度成為員工成長的‘加速器’和經驗的‘保留器’。”李武說。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