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襲擊中國
2011年10月27日 9:26 8653次瀏覽 來源: 時代周報 分類: 鉛鋅資訊
蔬菜富集重金屬
更讓萬洪富擔心的是,調查的另一結果,“蔬菜基地土壤污染嚴重,嚴重影響農產品安全”。
“由于土壤被重金屬污染,植物也不可避免地富集重金屬。蔬菜中含有的重金屬主要為鎘、砷、汞、鉛、鉻,而廣東省的蔬菜重金屬污染,據有些學者的調查研究,重金屬超標率甚至大于50%。因為每一種蔬菜富集不同重金屬元素的含量不同,我們認為,有30%—50%的蔬菜重金屬超標。”
他還解釋了“每種蔬菜富集不同元素的情況不同”,是指“有些蔬菜可能鎘超標、有些蔬菜可能鉛超標、有些可能幾種重金屬元素都超標”。
而且,蔬菜不僅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也非常嚴重。眾所周知的海南毒豇豆,就是因為豇豆上殘留大量有機磷農藥,“有機磷是劇毒農藥,現在國家嚴令禁止使用,甚至連生產都不允許。國家規(guī)定此種農藥的檢出率必須為零,但廣東有一半以上的蔬菜能檢測出來,像劇毒的甲胺磷,也有近一半的蔬菜能檢測出來”。
陳能場說,他不會一天只吃同一種蔬菜,吃的米也從香港買,是為了“減少中招的可能性”。
根據《2010年度東莞市農業(yè)環(huán)境質量報告》稱,東莞蔬菜地普查點土壤重金屬污染以中、輕度污染為主。該次普查采集土壤樣品62個,13個采樣點重金屬含量超標,超標率為20.97%。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為汞、鎘、鎳、鋅和銅污染,污染程度以中、輕度污染為主。
中山大學生態(tài)學和環(huán)境科學教授楊中藝認為,土地污染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目睹嚴峻的形勢,2002年,他就開始研究解決蔬菜重金屬污染的難題。
他向記者介紹,像采礦業(yè)的重金屬污染嚴重,比如韶關大寶山的鉛鋅礦污染北江流域;農民用生活污水灌溉農田也會積累重金屬;因為以前汽車大量使用含鉛汽油,排放的廢氣污染馬路兩旁的菜地;還有電子廢物的拆洗、污泥農用等,都會導致土壤被重金屬大量污染。
9月份,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對廣州市所售的蔬菜,進行重金屬污染抽樣調查,結果發(fā)現目前市售蔬菜存在不同程度污染,葉菜類的情況相對嚴重。
從污染的普遍性來看,呈現葉菜類>根菜類>果菜類。從污染程度來看,也呈葉菜類>根菜類>果菜類的規(guī)律。其中,根莖類蔬菜大多為警戒級或輕度污染水平,瓜果類則大多為安全或警戒級水平,葉菜的污染情況相對嚴重。
“蔬菜把土壤中的重金屬從根部吸收后轉移到葉子的比例比較高,這也是葉類蔬菜富集重金屬比根莖類蔬菜和瓜果類蔬菜更多的原因。像蘿卜這種根莖類蔬菜,由于體量比較大,稀釋了富集的重金屬,所以相對葉菜的含量比例就比較小。”
他說,如果蔬菜被農藥污染,可以通過清洗或用開水過一遍解決。但是重金屬的污染,則是看不見,也去不掉的。
“重金屬不降解,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手段很難解決,有很強的隱蔽性和積累性,在人體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產生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被學界稱之為"生物定時炸彈"。”
上世紀60年代,發(fā)生在日本的痛痛病,就是典型的重金屬“鎘”污染造成。當時三井礦業(yè)公司將大量含有鎘的廢水排放到河流,以致污染了農田和莊稼。周圍生活的農民,得了一種周身疼痛的疾病,后來經過調查研究證明,就是鎘中毒。
萬洪富說,因為重金屬在人體不斷積累,十年之后社會群體才發(fā)病,日本終于弄清病因?,F在“痛痛病”被認定為日本第一號公害病。
公開資料表明,鎘中毒是因為鎘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它取代鈣離子與體內的負離子結合,導致骨骼中因鎘的含量增加而脫鈣,造成嚴重的骨骼疏松。它首先使腎臟受損,繼而引起骨軟化癥,以致有些病人,甚至咳嗽一聲,就可能多處骨折。
楊中藝說,現在國內有很多地區(qū),人們有周身疼痛的病狀,往往被診斷為缺鈣或骨質疏松,或許,研究流行病學的學者,應該從當地是否遭到污染的情況來調查研究一番,看是不是也存在鎘中毒的情況。
責任編輯:lee、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