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島口岸退運一批“不含銅”進口銅礦
2011年06月14日 10:1 4479次瀏覽 來源: 中國國門時報 分類: 銅資訊
近日黃島檢驗檢疫局對1批進口銅礦砂進行檢驗時發(fā)現(xiàn),該批貨物銅含量僅0.81%,遠低于合同4%的限量要求,與國外檢測報告17.61%的檢測值相差20.74倍。貨物中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含量分別高達53.86%和11.96%,綜合分析判定該批銅礦為失去原有利用價值的原礦,該局按規(guī)定實施了退運處理。
近年來,黃島口岸進口銅礦銅含量嚴重偏低情況屢有發(fā)生。分析進口銅礦砂頻繁出現(xiàn)“不含銅”現(xiàn)象原因主要包括:銅需求量加大,隨著銅需求量加大,銅礦砂身價倍增,成為進口礦產品中名副其實的“貴族”。有些不法供貨商借機哄抬銅礦石價格,或者以次充好,將一些含量低下的銅礦石銷售到中國市場。高品質銅礦資源匱乏,由于近年對礦產資源的掠奪性開發(fā),高品質銅礦逐年減少,來自印度尼西亞、坦桑尼亞、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銅礦品位普遍較低,且銅含量波動較大;有些國外供貨商虛報礦石品位,增加國內企業(yè)的購買興趣,使低品位甚至無冶煉價值的銅礦進入國內。國內貿易商缺少風險意識,不少貿易企業(yè)都是通過國外供貨商提供的樣品和國外檢測機構的數(shù)據(jù)來判斷礦產品的品位高低;個別誠信度不高的國外供貨商與國外檢測機構惡意串通,故意報高礦石品位欺騙國內企業(yè);當國內收貨人發(fā)現(xiàn)后對外索賠時,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有的甚至找不到貨主無法索賠。
為有效防范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等商業(yè)欺詐行為的發(fā)生,檢驗檢疫部門提出以下建議我國進口商: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及時了解我國進口銅礦品質新情況及退運動態(tài)。盡量要求賣方預先進行礦石破碎、選礦等深加工,使產品在粒度、品位、水分波動的控制上具有一定的保證,以避免貿易風險。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