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回應注水名單:淘汰落后產能不補償
2010年09月06日 15:16 8152次瀏覽 來源: 華夏時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陳巖鵬
不存在“補償”問題
國家會不會補償,也是“被淘汰”者最關心的問題。
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一公布,本報記者采訪的一位地方官員就接到不少民企經營者問詢的電話:“問題多集中在補償上,他們說政府要求關停,但誰來補償他們的投資?”
本報記者了解到,廣東、內蒙古、山西等地此前已經出臺了補償辦法,但這些辦法并沒有像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一樣向社會公開。而據(jù)推算,2087家“被淘汰”企業(yè)若要全部補償?shù)脑?,最終涉及的費用可能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對此,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淘汰落后產能不存在“補償”的概念。因為,淘汰落后產能是依據(jù)《環(huán)境保護法》、《節(jié)約能源法》、《清潔生產法》、《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等有關環(huán)保、節(jié)能、安全、質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的。
據(jù)介紹,對落后產能的界定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危及生產和人身安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二是嚴重污染環(huán)境或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三是產品質量低于國家規(guī)定或行業(yè)規(guī)定的最低標準;四是嚴重浪費資源、能源;五是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所以,淘汰落后產能不存在補償。
不過,國家有關部門也意識到,淘汰落后產能涉及到資產損失、債務處理、人員就業(yè)等難點問題,短期內可能還會影響到地方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并且由于政策措施還不完善,推進起來難度很大,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中央為支持各地淘汰落后工作,每年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方式,用于獎勵各地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我們將積極配合財政部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充分發(fā)揮財政獎勵資金的引導作用。”上述工信部人士表示。
[1] [2]
責任編輯: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