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對兩拓反壟斷調查 必和必拓專人應對
2010年05月06日 8:55 4962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重點新聞
5月6日消息 “兩拓”想要組建西澳鐵礦石合資企業(yè)的愿望能否達成,可能還要面臨來自監(jiān)管部門的層層考驗。據最新獲悉,中方已經啟動對上述合并業(yè)務的反壟斷調查,這意味著,除了要應對包括澳大利亞、歐盟的反壟斷調查,“兩拓”目前還需要積極配合中國商務部的相關工作。
一位接近必和必拓的知情人士透露,必和必拓已經成立專門的團隊,負責和中國商務部等監(jiān)管部門進行溝通。“從去年開始,已經進行過多次溝通,當時商務部相關部門提出了很多非常專業(yè)的問題,而必和必拓對中國監(jiān)管機構的審查流程也有了清楚的了解。”該人士表示。
從國際慣例看,世界各國反壟斷法一般都有域外效力規(guī)定,跨國并購如果對相關利益方的市場競爭產生嚴重影響時,有關利益方國家政府通常都會進行審查。鑒于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建立新的合資鐵礦石公司的協(xié)議,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guī)定》,因此應當依法向中國商務部申報,并由商務部依法對符合申報標準的集中交易進行反壟斷審查,并做出相應的審查決定。
過往資料顯示,為了順利完成這次合并,必和必拓和力拓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特別是在處理競爭事宜方面,“兩拓”簽署的協(xié)議規(guī)定,該生產合資企業(yè)僅為生產型合資企業(yè),營銷完全獨立,地域有限性,管理層獨立,信息流嚴格控制,增產路徑明確、包括風險獨擔等。
據了解,2010年4月7日,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 C C C )再度推遲對“兩拓”就西澳鐵礦石生產業(yè)務組建合資企業(yè)協(xié)議做出裁決,同時歐盟至今對該協(xié)議的審查也還未有正式結果。
那么,中國監(jiān)管機構對“兩拓”協(xié)議的審查會怎樣?一位權威人士告訴記者,按照我國的《反壟斷法》,審查重點將會圍繞“經營者集中”和“壟斷協(xié)議”等方面展開。通過前期調查和取證,如果認定可能具有經營者集中,將由商務部主導,做更加細致的調查。按照規(guī)定,審查時間應該分為一期30天、二期90天,如果時間需要延長,還有為期60天的特別審查期。
“即使可以規(guī)避‘經營者集中’,‘兩拓’組建生產合資企業(yè)也可能存在‘壟斷協(xié)議’和‘濫用市場地位’,我國也可就此對其進行調查甚至裁決。”上述人士表示,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如果要調查“壟斷協(xié)議”,除商務部外,發(fā)改委和工商部門也將同時參與并負責進行審核,這時間長短要從調查取證的情況來看,在法律上并未有明確規(guī)定。
上述人士坦言,可以看到,“兩拓”組建合資公司協(xié)議一旦實施,勢必給許多地區(qū)及國家相關市場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必和必拓和力拓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鐵礦石生產供應商,他們的合并將會使國際海運鐵礦石主要供應商由三家變兩家,不僅將大幅提高海運市場壟斷性,同時將進一步影響鐵礦石的產量和價格。此外,合資公司的預計產量與世界第一鐵礦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3 .4億噸的產量相差無幾,必然進一步加大了鐵礦石生產企業(yè)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現(xiàn)實危害性。
“我國目前是全球鐵礦石的消費大國,進口鐵礦石中約有40%來自‘兩拓’,如果‘兩拓’建立合資公司,必然將會嚴重扭曲價格形成機制,對我國鋼鐵業(yè)勢必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一位國內大型鋼企高層擔憂地說。
實際上,必和必拓和力拓曾多次對其合并進行辯解稱:“希望合并其在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生產業(yè)務,表示共同分擔生產費用將節(jié)省接近100億美元費用,這將通過降低鐵礦石價格的方式轉接給鋼鐵生產商。”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吳宏偉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上述的辯解可能有其部分合理的成份,但從經營者集中對消費者和其他有關經營者的影響、對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等標準進行綜合分析,其實施合資公司協(xié)議的反競爭效果應當明顯大于其產生的生產力效率。
“不管‘兩拓’這種‘不干涉’結構在理論上看上去設計得多么精巧,但當生產成本基礎相同時,將很難培育在定價上的真正競爭,更可能產生限制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嚴重負面效果。”吳宏偉說。
吳宏偉認為,針對目前的情況,我國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一方面應在國內認真執(zhí)行反壟斷法,另一方面應注意與外國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之間開展合作,特別是應盡早參與國家競爭網絡(ICN )等國際機構的活動。
責任編輯:nonferrous metals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ddgcsa.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