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恩鎳業(yè)運籌近三年之久的1.5萬噸鎳系列產品改擴建國債項目在近日又有進展。吉恩鎳業(yè)昨日公告稱,公司已與工商銀行等三家銀行簽訂了總額達3.6億元的《借款合同》,以此保障1.5萬噸鎳系列產品改擴建項目的資金需求。而資金問題的解決也標志著該項目的實施已駛入了“快車道”,吉恩鎳業(yè)有關人士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項目將于2008年建成達產,其收益也將隨即在公司業(yè)績上表現出來。
記者:公司似乎正在加大有關產品項目的投資力度。我們注意到,公司曾在今年2月推出了定向增發(fā)方案擬投資建設年產5000噸電解鎳項目,又在2006年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批準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新鄉(xiāng)吉恩鎳業(yè)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1萬噸硫酸鎳項目,并為其借款提供擔保》的議案。合計同樣是1.5萬噸的鎳系列產品項目,上述項目與公司此次公告的1.5萬噸鎳系列產品改擴建項目是否有著某種聯系呢?
公司:兩者是完全沒有聯系的,其只是數量上的巧合。1.5萬噸鎳系列產品改擴建項目早在2004年便已經確定,在當時,隨著市場對鎳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公司已有的冶煉生產能力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在此狀況下,公司鎳系列產品改擴建已勢在必行。而此時該項目又剛好被列入吉林老工業(yè)基地第二批工業(yè)國債項目,這無形中對改擴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良好契機,起到了催化作用。至于今年擬進行的投資項目,其能否實施則還是未知數,要取決于定向增發(fā)是否成功及其他因素。
記者:公司在公告中稱,該項目資金來源為貸款39200萬元,這是否為該項目的總投資呢?此外,該項目的建設周期多長?其還需要多久才能產生收益呢?
公司:此次貸款數目并不是該項目的總投資額,根據公司在2004年度股東大會的會議資料顯示,本次項目的總投資為57465.9萬元,其中貸款39200萬元,其余18265.9萬資金則為企業(yè)自籌。該項目預計明年可建成達產,達產后即會產生收益。
記者:那么,項目達產是不是意味著相關產品產能的擴大?在如今市場對鎳系列產品需求增長的背景下,這是不是意味著公司利潤將會大幅增長呢?
公司:該項目的建成達產的確意味著產品產能的擴大。以公司主打產品高冰鎳為例,作為中間產品,其目前的產能剛好滿足下游產品的生產,而在該項目達產后,公司高冰鎳的總生產能力將從目前的6000噸含鎳/年提高到1.5萬噸含鎳/年。但利潤的增長與否卻不能完全取決于產能多少,還需要考慮到原料的供應狀況,要生產出產品進而創(chuàng)造利潤,就必須找到足夠的礦源作為生產原料,否則產能再高也無濟于事。
記者:目前市場上宏觀政策的變更會不會對公司未來業(yè)績產生影響呢?比如出口退稅率的調整?
公司:的確,公司主營業(yè)務的出口退稅率調整前為13%,而目前調整后則需要全額繳納出口商品的國內稅部分,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對公司業(yè)績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負面影響。但公司產品的主要市場是在國內,因此,此次出口退稅率的調低對公司業(yè)績影響還是有限的。
來源:上海證券報